没有中国留学生给美国送钱,美国大学体系就要崩溃了?这个话居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自己说的,他说要对中国大力扩招,把留学生的人数从不到30万扩到60万,翻倍式增长留学。明着喊话喊咱们加大力度给美国送人送钱。
其实早在今年6月,中美双方在框架协议中就曾提到“美国维持中国学生在美高校学习的通道留学。”而这次特朗普点名“60万”,就是将原本模糊的承诺具象化,是向留学生释放善意信号。
那么留学,为什么特朗普无事献殷勤呢?
因为美国的经济真的离不开中国留学生的钱包,按美国专业协会的数据,只看2023——2024学年来自全球的留学生给美国经济贡献了4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3100多亿,他们需求可以撑起美国37.8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每招3个留学生,就可以创造或者维持一个美国的就业岗位留学。那一旦留学生的数量下滑,美国别说是大学体系了,经济都可能会被影响,而咱们中国留学生那是数量又多又肯花钱,早就是美国教育和经济的大金主之一。
按《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学生最爱去美国留学,29%的中国留学生都跑去了美国,人数是高达29.54万人,光2023年我们中国留学生就给美国经济贡献了超过140亿美元留学。
这是啥概念呢留学?
占到了美国留学生总收入的1/3, 占到了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的一半以上留学。这个服务贸易顺差包括旅游、教育、知识产权使用费等等,留学生让美国挣的钱比知识产权使用费都多,美国对中国卖技术还不如卖学位更挣钱。
但是相比于五年前37.3万中国留学生赴美的高峰,这几年去美国留学的中国人数已经跌破30万了,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的称号咱们拱手让给了印度留学。因为美国一直在打压中国留学生,各种无端滋扰和盘查变本加厉,甚至还关小黑屋,川普嘴上说着欢迎中国留学生,美国却搞了新的草案,要求留学生毕业之后30天离开美国。这本质上不就是让咱们中国学生多给美国送钱,但花完钱就踹他们回家。连外交部都表态了,叫美国不要再搞排查、遣返,要保障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除了钱袋子原因之外,特朗普此番改变还有部分原因是,美国科技企业严重依赖国际人才留学。
展开全文
根据2025年发布的《硅谷指数》显示,硅谷科技从业人员中约66%为外籍人士,其中50%来自亚洲留学。具体来看,印度籍员工占23%,中国籍员工占18%。
再者,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国更需要通过留住优秀人才来维持技术优势留学。因此任何试图全面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政策都将遭遇来自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强大阻力。
其实,早在特朗普政府内部,就有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重要性,马斯克便是其中之一留学。马斯克在担任 “政府效率部” 负责人期间,就曾多次向特朗普谏言,强调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必要性。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优秀的工程人才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而中国留学生在工程、科技等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对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 “至关重要”留学。他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对外国技术工人和留学生的签证政策,允许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来美工作、学习。
不仅如此,马斯克还从经济层面给特朗普算了一笔账:中国留学生每年在美国的学费、生活消费等支出,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这些资金流入美国市场,极大地带动了美国教育、住房、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对缓解美国高校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留学。而一旦失去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美国高校的财政状况将进一步恶化,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会受到冲击,导致大量工作岗位流失。
然而,马斯克的这些建议在当时并未得到特朗普政府中强硬派的充分重视留学。部分政客出于政治私利和对中国发展的无端担忧,依然坚持推行一系列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政策,试图在科技交流领域筑起 “高墙”,将中国留学生视为所谓的 “安全威胁”。
直到美国高校的经济危机日益凸显,特朗普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马斯克当初的提醒是多么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从而不得不转变态度,承认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大学系统的重要性留学。
只能说,美国嘴上是开放教育,但背地里全是生意和主义留学。
那么留学,未来何去何从?
这场博弈的意义已远超教育本身留学。当美国大学最引以为豪的开放精神被践踏,无法为国际学生提供足够安全且有吸引力的求学环境时,家庭们都将用脚投票。
比起吸引60万中国学生,美国或许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住现有的27万留学。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暴露了一个简单真相:在经济利益面前,政治立场可以灵活变通留学。但对于已经信心受挫的中国家庭来说,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只会让人更加谨慎。
留学不只是教育和金钱的交易,更是一种信任的托付留学。当信任不再,再多的口头承诺也难以挽回逝去的信心。